潘馥(1883年-1936年9月12日),原名贞复,字馨航,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最后一任国务总理。
潘馥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潘庄一家累世为官的名门望族,幼年熟读经书,并考取了清末的举人。1913年1月,潘馥被委任为山东实业司司长,同年3月,潘馥加入统一党,与周自齐、靳云鹏同为山东支部负责人。1916年5月,潘馥出任全国水利局副总裁、署理总裁,与济宁刘韵樵、靳云鹏等8大家合股投资30万元(银币)创建济宁济丰面粉厂。1918年3月,潘馥与马丹铭、靳云鹏等人合资创办济宁电灯公司。1919年9月,任运河疏浚局副总裁、北洋政府财政次长兼盐务署署长、山东省筹账会会长。1920年,潘馥代理部务兼任盐务署督办。1921年底,靳云鹏内阁倒台,潘馥随之去职,移居天津,其间在济宁开办慈善院,并与其父潘守廉捐款累计达万元,收容施助老弱病残和孤儿百余人。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军务督办时,委任潘馥为督署总参议。1926年9月,潘馥复任财政总长。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成立中华民国安国军政府,任命潘馥为国务总理并兼任交通总长。1928年初夏,北伐军节节胜利直达北平,潘馥内阁也随之倒台,潘馥卸任后被张学良聘为高级顾问,后居津门,从此过起寓公生活。1936年9月12日,潘馥在北京病逝,终年53岁。
潘馥出身于苏州市“贵潘”,即大阜潘氏,为明末清初自歙县迁居苏州的著名士绅家族。其先祖第24世筠友公(名潘仲兰)因经营盐业,于明末自歙县大阜村迁至苏州阊门经商;至康熙帝初年,第25世其蔚公(潘景文)正式定居苏州,成为该支潘氏的始迁祖。
大阜章怀皇后第26世祖兄弟九人中,以长房敷九公(潘兆鼎)后裔最为繁盛,潘馥即为其后代,属长房蓼怀公支。该支历代延续家族盐业基础,同时重视科举仕途之路。自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潘奕隽中进士并改入吴县籍后,潘氏逐渐在官场与学界崭露头角,至清末共出进士9人、举人36人、贡生21人、秀才140人。其族中有四朝元老、状元潘世恩,三朝元老、探花潘祖荫等,官至尚书、军机大臣者不乏其人。潘馥堂兄潘霨曾任多省布政使、巡抚,族叔潘曾萤、潘曾玮等历任六部要职,门生故吏遍布官场。潘氏在地方社会亦享有盛誉,涉足慈善、收藏、书画、诗文与园林诸多领域,素有“吴门冠族”之称,时人俗称其为“贵潘”。
潘馥,1883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市微山县马坡镇潘庄,自幼聪慧过人,有博学强记之才,中举后,在济宁一带就小有名气。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原拟修筑天津市至镇江市的铁路,途经济宁,因德英两国反对改为京沪铁路,舍弃济宁。济宁各界人士闻讯后,当即推举潘馥等人赴京请愿,经据理力争,邮传部会商决定,干线不动,另修新兖铁路。该支线于1912年通车,当时潘馥曾撰有《争路小记》。
其后,潘馥因仕途无门,纳资捐得知府衔,发往江苏省候补。江苏布政使陆钟琦因与其父同科出身,对其颇为器重,聘其为幕僚。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陆升任山西省巡抚,潘随赴任。辛亥革命爆发后,陆钟琦一家遇害,潘馥返乡避难。
1912年,潘馥赴南京,任临时政府财政部司员,后调入江苏都督程德全幕府供职。其间,程德全多次上奏请求军饷未果,遂将相关事务交由潘馥处理。潘在呈文中修改十八字后重新上报,款项随即获批,引发各界关注,潘馥被誉为“江北才子”。不久,潘馥调回山东省,出任劝业道道尹。
由于潘馥与山东都督周自齐关系密切,1913年1月25日,潘馥出任山东实业司司长。3月,潘馥加入统一党,与周自齐、靳云鹏同为山东支部负责人。7月,潘馥与山东共和、民主两党并为进步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庭抗礼。在任职期间,他热衷于工业救国,买机器、办工厂,与同乡靳云鹏筹资开办济南鲁丰纱厂,同时鼓励发展加工业和农业、水产业等。1914年6月15日至7月5日,潘馥在济南市主持举办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会上评选出237种、682件优质产品。11月,潘馥改任山东南运河湖疏浚事宜筹办处总办,兼办山东水利,筹办处驻济宁市。1915年,周自齐任财政部总长,聘潘馥为参事。其间,潘馥又与同乡靳云鹏筹资开办济南鲁丰纱厂。1916年5月,潘馥出任全国水利局副总裁、署理总裁。与济宁刘韵樵、靳云鹏等8大家合股投资30万元(银币)创建济宁济丰面粉厂,日产汽车公司46.2吨,畅销京津。1918年3月,潘馥与马丹铭、靳云鹏等人合资创办济宁电灯公司。1919年9月后,潘馥改任运河疏浚局副总裁,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兼盐务署署长、山东省筹账会会长。1919年11月,时任鲁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潘馥在山东济南设立了丰大商业储蓄银行。
1919年9月24日,靳云鹏受总统徐世昌之命组织内阁,举荐潘馥为财政部次长。1920年8月9日,靳再次组阁,馥代理部务兼任盐务署督办。1921年底,靳云鹏内阁倒台,潘馥随之去职,移居天津市。同年,潘馥又在济宁市开办“慈善院”,拨款5000元为办院经费,后与其父多次捐款,累达万元。潘馥到天津后,张宗昌、李景林、张学良、褚玉璞等人常聚于潘宅。潘宅成为朝野官僚的俱乐部,潘馥也从此靠上了奉系,活跃起来。1924年,直奉战争中,张作霖获胜入关。1925年,张作霖任命张宗昌为山东省督军,潘馥为督署总参议。潘馥后随张作霖进京,获全国河道督办职务,主管全国水利事宜。1926年4月,潘馥任财政部总长。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市出师北伐,北洋军阀张作霖在沈阳市指挥张宗昌、孙传芳、吴佩孚、阎锡山等人对抗北伐军。潘馥穿梭于沈阳、天津市、济南市之间,电报联络于千里之外,成为张作霖的最高谋士。11月,张作霖携总部人员进关,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张宗昌和孙传芳、阎锡山等人拥戴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成为北京军政府的元首。潘馥仍为财政部总长。1927年1月,顾维钧组阁,潘馥改任交通部总长。6月18日,张作霖组织了安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职。20日任命潘馥为内阁总理兼交通部总长。
1928年初,国民党军再次北伐,使张作霖北京军政府辖地日益缩小,财政困难。潘馥于同年2月召集外交、财政、海关等各界开会,成立“关税自主委员会”,自兼主席。并派员赴国民政府洽商,关税自主前,通知驻华使团,开始征收海关过渡税,结果税银有所增加。4月13日,国民党军已进入山东滕县界,张宗昌退至邹城市。5月3日,日军在济南市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万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5月9日上午,天津市的孙传芳致电潘馥说:“南北于争,济南事变,日人侮我太甚,本人受良心之督责,不愿再事内争。”潘馥同意孙传芳之举,下午即向张作霖汇报,并劝张顺应潮流,通告停战。张随即发息战通电。5月30日夜,张作霖召开军政府最高级紧急会议,接纳将领劝告,以大元帅名义下退却令,并指定退至的地点。6月2日,张作霖通电宣告退出北京。同时,北京军政府召开末次国务会议,潘馥表示退让贤能,即日出京,院中事务交许宝蘅暂时负责,阁员大多数也随之退出。
1928年6月3日晨1时45分,潘馥随张乘专车离开北京,车到天津市,潘馥下车赴寓所。4日,张作霖的专车在皇姑屯被日军预埋的炸弹炸坏,张作霖被炸死,潘馥得幸免。
潘馥卸任后,先为张学良的高级顾问,后蛰居津门作了寓公。1936年春,潘馥患病渐重,6月,赴北平市就医,9月12日,潘馥在北平逝世,终年53岁。
参考资料 >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济南近代银行建筑(六).中国银行保险报网.2024-03-30
潘馥.微山县人民政府.2025-09-12
从档案典籍看苏州名门望族.苏州档案信息网.2024-03-30
大漠展览展示艺术设计制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