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曲》,是由郭思达创作的小号独奏曲,2009年5月12日,在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举行的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仪式上,《思念曲》由王强首次演奏。
2024年11月28日,《思念曲》在第十一批烈士遗骸迎回时奏响。2025年9月13日,《思念曲》在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上奏响。
《思念曲》悲壮、婉转、飘渺,并且富有金属质感。它承载着人们对罹难者的深切哀思。
《思念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专门为“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创作的。最初,军乐团打算选用《黄河颂》,但考虑到该曲强大的历史背景和地震纪念活动的主题并不契合,决定创作一个时长几分钟的新曲,就叫《思念曲》。时任军乐团创作室主任曲成久、副主任陈丹率领80后作曲家郭思达等6位创作员开始了创作工作。他们先用文字列出了很多形象的词汇,如“残垣断壁”、“旷野”等,作曲家通过各自的理解,再用音乐语言把这些文字的涵义表达出来。用了三四天工夫,8位作曲家创作出了8首不同的《思念曲》,经过反复比较,选定其中两首。最终呈现的《思念曲》,通过小号金属质感的低婉、悲伤旋律,不仅寄托哀思,还表现出了大地辽阔空旷的苍凉之美,给人坚强面对生活的决心。
《思念曲》由郭思达作曲,首次演奏者为王强,音乐风格为小号独奏曲。
小号独奏《思念曲》在映秀镇的废墟上响起,悲壮、婉转、飘渺,富有金属质感而穿越时空的倾诉,把人们拉回到那惨烈的、令人心碎的2008年,那个血色的下午留下的黑色记忆。《思念曲》承载着人们对罹难者的深切哀思。
信息来源
郭思达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主任,为许多重要纪念活动创作音乐。2009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仪式上,郭思达创作的小号独奏《思念曲》在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奏响,乐声婉转低回,催人落泪,使人难忘;2017年,他为天安门升旗仪式改革创作《升旗号角》,自此每月1日于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现场演奏;每年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的纪念活动上都会演奏郭思达为公祭日献花仪式创作的《公祭献曲》。2019年,郭思达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音乐总监,他带领年轻的创作团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庆典创作了一批新作品,其中《东风浩荡进行曲》就是他创作的。在影视音乐与舞台音乐创作领域,郭思达也称得上是一位“遍地开花”的作曲家。电影《长空之王》《罗曼蒂克消亡史》《峰爆》,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欢乐颂》(4、5)《大宋宫词》《熟年》等都由他操刀作曲。同时,他也参与了舞剧《水月洛神》《朱鹮》《记忆深处》《梁祝》《青衣》以及众多音乐剧的创作,其中舞剧《朱鹮》片段还登上了202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2020年,郭思达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Gstar音乐工作室”,并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舞台与影视作品音乐创作上。
2009年,《思念曲》经电视转播,已被全国无数的电视观众聆听,不少人在打听作者和演奏者。
2024年11月28日,《思念曲》在第十一批烈士遗骸迎回时奏响。婉转低回的《思念曲》再次响起。所有人三鞠躬,追忆烈士的壮举。2025年9月13日,《思念曲》在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上奏响,军乐队奏响婉转的《思念曲》,在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战士的持枪护卫下,礼兵护送志愿军棺椁缓缓步入现场。
参考资料 >
郭思达:舞剧音乐创作忌讳“加补丁”.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3
感人《思念曲》萦绕映秀镇 “80后”郭思达作曲.新浪网娱乐.2025-09-13
山海念英烈 忠魂归故乡——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侧记.今日头条.2025-09-13
英雄安息!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全纪实.央视新闻.2025-09-13
野菊花开.光明网.2025-09-13
青山寂静倾听深切思念 岷江奔腾激扬奋进力量.宣城市财政局.2025-09-14
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北方网.2025-09-13
大漠展览展示艺术设计制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