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富

张振富(1940年8月9日-2000年1月17日),天津市北仓镇刘园村人。中国民族音乐歌唱家,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员。

张振富于1955年入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1957年中学肄业返乡务农,当过生产队会计和天津铁路局北仓火车站装卸工兼会计。1960年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炮兵团侦察兵。同年底,经所在部队推荐考入北京部队战友文工团歌剧团当学员。经五年专业训练后升为正式演员。1967年开始与耿莲凤合作演出男女声二重唱。1970年调战友歌舞团。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被定为军队文职干部二级,1999年12月被定为军队专业技术四级(享受军级工资待遇)。曾赴波兰日本罗马尼亚肯尼亚等国访问演出。在全军文艺会演中多次获优秀表演奖。2000年1月17日在天津市病逝。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张振富1940年8月9日出生,幼年家境贫寒,父亲曾在北仓镇“同在祥”杂货铺当雇工,母亲务农。张振富从童年起就帮助家里拾柴、打草、喂猪、卖菜、干农活,0岁入北仓小学,1955年入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受母亲影响,张振富自幼酷爱艺术,入学后,他担任班里的文体委员、学校鼓号队的司号员

演艺经历

张振富于1957年中学肄业返乡务农,当过生产队会计和天津铁路局北仓火车站装卸工兼会计。1959年12月,张振富应征入伍,在某部炮兵团侦察兵。1960年底,经所在部队推荐考入北京部队战友文工团歌剧团当学员。经五年专业训练后升为正式演员。

1966年,为纪念毛主席73岁寿辰,战友文工团着手编排大型歌舞《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决定调张振富和歌舞团的耿莲凤表演男女声二重唱,创作班子专门为他们谱写了重唱歌曲《毛主席,我们永远忠于您》。该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后,收获大众关注。

张振富参加演出数千场,演唱歌曲500多首。曾多次随国家和部队艺术团体出访,到过东非4国、苏联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为全国、全军文艺会演,国家大型会议和节日庆典演出的重要演员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曾荣获全军调演示范奖、演员一等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嘉奖多次,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歌唱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耿莲凤合作表演男女声二重唱,成为战友文工团的金字标牌,收获大众关注。演唱的歌曲有《祖国一片新面貌》《藏族人民纵情歌唱》《各族人民心向党》《部队就是我的家》《远方书信乘风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布达拉宫的太阳》《下雨的时候》等。演唱《深切怀念周总理》1977年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二重唱表演奖。张振富独唱的《雄伟的天安门》也成为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歌曲。他独唱的曲目还有《草原颂》《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等。

张振富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被定为军队文职干部二级(相当少将级别),1999年12月被定为军队专业技术四级(享受军级工资待遇)。1996年底,张振富被查出患有肺癌的早期症状。但他为了能继续演出,放弃手术,仅仅进行保守治疗。随后几年间,张振富又在各地进行了数百场演出,包括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与耿莲凤演唱《祖国一片新面貌》、1998年抗洪巡回演出、1999年10月7日在新中国50周年优秀歌曲音乐会上与耿莲凤演唱《毛主席派人来》等。2000年1月17日17时25分,张振富因肺癌去世。

个人生活

家庭

张振富幼年家境贫寒,父亲曾在北仓“同在祥”杂货铺当雇工,母亲务农。张振富从童年起就帮助家里拾柴、打草、喂猪、卖菜、干农活,却从不知道什么是苦和愁,总是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受母亲影响,张振富自幼酷爱艺术,戏剧、歌曲。张振富十岁才上小学。他学习努力,是北仓中心小学的高材生,由于学习成绩好,他跳了一个年级。1953年,他第一批戴上了红领巾。张振富品学兼优,当上了少先队的大队长。由于他出色的音乐天赋,他还当上了班里的文体委员、学校鼓号队的司号员。由于张振富的大哥在防汛时牺牲,二哥有病,家庭过于困难,他只好退学回家务农,种菜、脱坯、打埝、破土粪、成为主要劳力。

爱好

张振富爱好广泛,学习成绩也很好,是团支部宣传委员,受到不少女同学的青睐。一次,在学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同班的女生孟莲找到张振富,建议和他共同演唱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张振富感到很不好意思,但是在孟莲的一再要求下,他还是和她一起登台了。一首配合默契的歌曲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也许就是因为这一次合作,注定他以后走上了二重唱的艺术之路。

个人作品

单曲

参考资料

专辑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张振富曾荣获全军调演示范奖、演员一等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嘉奖多次

人物轶事

校园生活

受母亲影响,张振富自幼酷爱艺术,戏剧、歌曲一听就会,不仅音调准确,而且音质清脆、音域宽阔。入学后,他担任班里的文体委员、学校鼓号队的司号员,由于他的出色艺术天赋和组织能力,成为学校有名的活跃分子和老师同学喜爱的小歌星。有时遇到雨天上不了体育课,老师和同学们要求他唱歌,课堂就成了张振富的演唱会。在学校,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从三年级跳到五年级,当上少先队大队长,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毕业的联欢会上,他给大家演唱了一首高难度歌曲——印度电影《流浪者》插曲《拉兹之歌》,然后又学唱郭兰英的《王大妈要和平》。大家说他真是学啥会啥,唱谁像谁。

进了中学,第一次上音乐课,张振富就引起了音乐老师的注意。老师先让同学们听唱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然后问:“谁能听出演唱中有什么毛病?”张振富当即站起来回答说:“有几个节奏唱得不稳。”于是,学着唱片中的问题唱了一下,又按正确的唱法唱了一遍。老师暗暗赞叹他是个好苗子。张振富很快在中学出了名,每次学校联欢时,他的演唱都被作为压轴节目。

张振富爱好广泛,学习成绩也很好,他长得又高又帅,还是团支部宣传委员,受到不少女同学的青睐。一次,在学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同班的女生孟莲找到张振富,建议和他共同演唱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

应征入伍

1959年12月,张振富应征入伍,在某部炮兵团侦察兵。部队生活丰富多彩,给了张振富施展的天地,唱歌、打篮球、办黑板报,各种活动他都是骨干。1960年11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歌剧团为排演歌剧《大清河》,到部队挑选演员。团长向来人推荐了张振富,最终张振富被选进了战友歌剧团。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是部队的综合性文艺团体,下设歌舞团、歌剧团和曲艺队等艺术部门。张振富作为一名新队员,论资排辈总是在人家后面,只有哪位演员有病或有事上不了台,才能轮到他临时顶替个小角色。每次演出,扛戏箱、运道具、搬布景、布置舞台、打灯光、跑龙套,一会儿扮群众,一会儿演匪兵,跑前跑后串场,还负责拉幕,累得满头大汗,但他无论干什么都毫无怨言,毫不惜力,一丝不苟,哪样都做到恰到好处。导演对团长说:“让他干什么都能干好,是块好材料”。

被选进了战友歌剧团

1960年11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歌剧团为排演歌剧《大清河》,到部队挑选演员。团长向来人推荐了张振富,说:“我以团长的身份保证,你们见到人肯定会满意的。”

考试时,张振富首先唱了一首《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招生组的同志没想到炮兵团竟然有这样的人才,兴致勃勃地让张振富继续唱。他一连唱了《一天赛过二十年》和《二月里来》等五首歌,主考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声音真棒!”但是演歌剧,要求不但会唱,还得会表演,需要复试考小品。从来都不懂什么叫小品的张振富,经过启发之后,表演了一个几次扑打苍蝇的情节,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于是,他被选进了战友歌剧团。

张振富初入歌剧团时,正值全团赶排新歌剧《夜漫大清河》。初来乍到的他,被安排边学边看边干。连排那天,剧场灯光渐暗,前奏曲奏响,他被音乐吸引,悄悄离座循声而去,发现台口下庞大的乐队,心满意足而归。大幕拉开,五彩光芒又勾起他寻找光源的念头,虽未如愿,却惊叹舞台艺术的神秘。演出中,他完全沉浸其中,被剧情牵动,与剧中人同悲欢,还暗下决心要刻苦学习,早日登台。第二天,导演找他,初来乍到的他不知导演为何人,一句天津话“嘛叫灯光?”引得大家发笑。导演见他个头壮实,让他去拉大幕。连排走台时,张振富自信满满,可第一次拉幕因用力过猛,节奏不对被导演喊停。他羞愧不已,在导演反复提示下,终于让大幕与音乐完美配合。第一幕结束,他又因闭幕太慢被要求重来。事后,导演向他介绍剧情,讲解开关大幕要领,他这才明白拉大幕也有大学问,需有节奏感服务于剧情。此后,张振富除了认真拉大幕,还兼了好几个群众角色,一会儿演正面人物,一会儿演反派。他珍惜每一次机会,用心琢磨角色,虚心向老艺术家学习,在歌剧团里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逐梦之旅。由于他勤奋好学,加之自身所具备的艺术才能,不久他便成了歌剧团演员中的骨干力量。此后在排演的几部歌剧中他分别担任了其中的主要角色,他的扮相、声音引起了文工团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在张振富身上还有很多的艺术潜力有待挖掘,有待于发扬。

编排大型组歌晚会《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1966年,为纪念毛主席73岁寿辰,战友文工团着手编排大型歌舞《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决定调张振富和歌舞团的耿莲凤表演男女声二重唱,创作班子专门为他们谱写了重唱歌曲《毛主席,我们永远忠于您》。这首歌也是晚会的重点歌曲。张振富、耿莲凤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心情,全身心地排演了这首歌。他们的声音统一和谐,形象出众,表演风格独特。正像创作班子估计的那样,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是张振富没有预料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在全国播放,引起全国听众的强烈反响。团里的同志们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们真是一夜成名!"

演出正如创作班子所料,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大大出乎张振富的意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在全国播放这首歌,引发全国听众的强烈反响。团里的同志开玩笑说他和耿莲凤“一夜成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成功,张振富十分清醒。他深知,这份成绩首先要归功于词、曲作者的辛勤创作,是他们为表演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和耿莲凤的再度创作也至关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明白,这并非运气使然,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后,他依旧保持谦逊,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演出故事

张振富是个不服输的男子汉,要干就得干出个样子。为了提高演唱水平,每出一首新歌,他就立即买来歌曲集,暗自练习。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同时拜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王家祥、声乐教授喻宜为师,全身心钻研演唱技术,提高了表演水平。在《夺印》《探亲》《大龙和小龙》等剧目中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他演唱的独唱歌曲《雄伟的天安门》《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我心中闪亮着一双眼睛》《沙漠之歌》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给广大听众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誉为“中国当代出类拔萃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

赶排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在”文化大革命”学唱样板戏的热潮中,战友文工团决定由歌剧团赶排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并选定张振富扮演杨子荣。张振富虽然会唱几段京剧,但是京剧表演对他来说,还是隔行如隔山。为了演好这出戏,他挺着已经20多岁的硬身骨,半路出家练抻筋压腿,不知吃了多少苦。他就教于京剧大师袁世海、钱浩良,声乐教授沈湘,认真钻研京剧的“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苦练踢腿、打旋子、飞脚、蹉步、马踏子、摔又等动作和高音区发声法。直到大家在一起排练时,看到他的亮相,发现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而且是那么高大的身躯竟然能一连打30个飞脚,不得不为其惊叹。彩排时,团里请来有关部门领导和不少京剧界名家。演员们的表演博得阵阵掌声,张振富的成功表演更是引起了行家们的赞赏和关注。战友文工团也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京剧团,随后,又排演了现代京剧《红灯记》选场,他饰演李玉和,同样获得了成功。

继续留在京剧团工作

张振富在歌剧团工作四年打下了坚实基本功,但歌剧与京剧差异巨大,要演好京剧,他深知任重道远。为塑造好《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这一角色,张振富开启跨界学习之旅。他先拜京剧大师袁世海为师,袁大师被他的刻苦好学打动,倾囊相授京剧艺术的门道,如“四功五法”等,还针对杨子荣一角详细讲解人物刻画要点和唱腔处理。张振富从大师处获益良多,但京剧发声与歌唱不同,高音区演唱整台戏对他挑战极大,于是他又拜中央音乐学院沈湘教授为师,专攻高音区发声,经教授多次指点示范,他将成果运用到唱腔中。

剧中杨子荣一角安排了三组演员,张振富被分到C组。他毫无怨言,A、B角排戏时,他认真记录心得体会,吸取优点;演员与乐队配乐时,他跟着伴奏配唱。通过刻苦练习,他基本掌握了角色,只是舞台动作还需加强。此后,他每天天不亮就到排练场,腰扎板带反复练习飞脚、蹉步等动作,没日没夜地练,饭不想吃、觉也睡不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学会了各种京剧舞蹈动作,人也瘦了一圈,但精神饱满。

临近演出,A、B角因过度劳累病倒,演出的重担落在了张振富肩上。离彩排只剩七天,他横下心,全力以赴。初排第一天,他铆足劲,动作、唱腔准确无误,高大身材和英俊扮相赢得赞许。彩排演出当天,他更是表现出色,第五场“打虎上山”的核心唱段,他一开口便赢得满堂彩,一连串的京剧马舞动作赢得阵阵掌声,为全剧成功起到核心作用。演出结束后,领导称赞歌剧团卧虎藏龙。此后,以歌剧团京剧组为基础成立京剧团,张振富继续留任,还参演了《红灯记》选场,饰演李玉和

两次赴老山前线为战士们演出

张振富曾两次赴老山前线为战士们演出。第一次到老山战役前线,穿越敌人炮火封锁线时,心里很是紧张。当看到墓碑林立、硝烟弥漫的壮烈场面时,心中热流激荡,毅然爬到封锁线的冠林山下的一个据点,为准备冲锋的战士们唱歌。夜幕降临时,下起蒙蒙细雨,战士们点起烛光,张振富抓紧时间,为战士们演唱《十五的月亮》,正唱到“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时,突然,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在距他们100米处爆炸。砾石、树木腾空而起。战士们护着张振富高大的身躯钻进掩体中。冒着隆隆炮声,张振富继续为战士唱歌。狭小的掩体只能钻进几个人,他们就让执勤的战士轮流进来听。

赴西藏参加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典演出

1985年,张振富随中央代表艺术团赴西藏参加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典演出,听说在海拔5710米的色齐拉山上有20多位常年坚守在那里的雷达兵战士,便主动随小分队迎着漫天风雪前去演出。汽车只能行至半山腰,大家下车后,如踏棉絮,腿软心慌,胸闷气短,艰难行进。里空气稀薄,被称为“生命禁区”,正患感冒和心脏病的张振富在这种条件下演唱更是困难,他和耿莲凤穿着大衣、抱着氧气瓶,一边吸氧一边歌唱,一连唱了7首,感动得战士们都落下泪来。下山后,演员们受到领导的接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班禅紧紧握着张振富的手说:“你们唱得好,表演得也好,以后还要请你们来西藏自治区”。

张振富和妻子的男女声二重唱

一次,甘肃省一个地区邀请他们演出,张振富在台上刚演唱一半,忽然音响出了问题,观众席顿时乱了来,有的还嚷嚷着要退票。张振富站在台上安慰大家说:“舞台音响只是出了小故障,现在正在抢修,只要大家安静下来,我愿为大家继续演唱”。观众席立刻静了下来。在没有音响的情况下,他接连为大家演唱了两首歌曲。救台如救火,他的精神感动了观众,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但是他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浃背。妻子心疼地为他擦去汗水,给她按摩。音响修好后,演出继续进行。剧场经理看见张振富累成这个样子,非常过意不去,拉着张振富的手说,“谢谢你,多亏你救了这场演出。”接下来,是他们夫妻的男女声二重唱。他们双双走上舞台,他们的深情、激情带动全场的情绪,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欢呼声中,他们一连演唱了七首歌。

带病坚持演出

1996年底,张振富被查出患有肺癌早期症状,但他为了能继续演出,放弃手术,仅进行保守治疗。此后,他的演出安排反而增加,他带着低烧坚持下部队慰问演出,在十天里演出 14 场。1998 年,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与耿莲凤演唱《祖国一片新面貌》,当时他脸部已开始出现浮肿,腰部更是疼痛难忍,实际上癌细胞已经转移。1998年南方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全国各地紧急动员抗洪救灾,张振富报名参加慰问演出团。在一次上台前,病情发作,急坏了组织单位,马上要送他去医院抢救。可是他却说:“没事,可能是吃的不合适,一会儿就会好的”。顽强地走到台上。在抗洪大坝上,唱了一曲又一曲。组织者们被感动得流下热泪。

身患癌症后,办学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在吉林省四平市领导的邀请下,经过考察,选好地址,购置设备,定名“响铃艺术学校”,张振富任校长、宋丽华任副校长,筹建一年多。招收了近百名学生。他亲自制定教学大纲,给学生们上课,到食堂检查学生伙食,到宿舍看望学生们的住宿条件。他还抽出时间学开车、学电脑,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不知疲劳的人、一个责任感极强的人、一个为事业忘我的人。1999年10月7日,他在新中国 50 周年优秀歌曲音乐会上与耿莲凤演唱《毛主席派人来》,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出,2000年1月17日17时25分,他因患肺癌去世。

相关评价

张振富演出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从不糊弄群众。无论是在大型剧场,还是在偏僻山村;无论是为万人表演,还是为路遇的单兵巡逻站岗的战士歌唱,都一样地全心投入,饱含深情。他的足迹踏遍风雪高原、茫茫戈壁、万里海疆,无论是人迹罕至的边防哨卡、摄氏度60度高温的南海西沙,还是抗洪救灾的堤坝。(QQ音乐评)

作为一名歌唱家,不仅要有天赋的歌喉,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小时游泳、捉蟹、逮蟋蟀科,刘园法鼓、阎街少林、北仓狮子会等民间花会和那浓郁的民间文化、风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喜爱文学、书法、绘画,爱好乒乓球、篮球。他欣赏邓亚萍、王涛等篮球健将和美国NBA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他关心政治、经济,台湾统一、亚洲金融危机、企业经营管理等等,讲起来头头是道。他还是一个生活上的多面手。1990年北京电台又录制了他的独唱歌曲《北京在我心中》。他在探索既适合年轻人的特点,又将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融会贯通的新唱法。他说:“作品要有时代性,演唱要有时代感。

张振富在事业上是个自强自立、善于学习、勇于进取、永不服输的人。他由一位歌剧团主要演员转眼之间出现在京剧舞台上,经过努力,同样担负起重要任务,同样没有辜负组织上的期望。

“声情并茂民族魂,听他们演唱是极大的艺术享受。”并称颂他们的演唱是“红色旋风”。(《今晚报》评)

“我国当代男女声二重唱的里程碑,独树一帜”(《保定市报》评)

流光溢彩的舞台上,张振富、耿莲凤那楚楚动人的形象,怀瑾握瑜的台风,那优美亢奋激越的歌声把观众带到了风光旖旎的日喀则、渔歌恬淡的北海道,带到了……啊,这民族之声,挟气吞山河之气魄,挟行云流水之舒卷,有如琼浆、有如春雨,回荡流淌(《阜新报》评)

振富是个在艺术上永不满足的人,他立志成为全国最好的独唱演员的愿望,在心中永远没有泯灭。但是最终他这个美好的愿望没有变成现实,这并非说明他不具备这个实力,而是他们的男女声二重唱的演出水平太辉煌了,已经深人人心,已经是战友文工团须臾不可放弃的重点演出节目。他们的演出一场接一场,重要演出任务一个接一个,振富实在没有精力再顾及自己的独唱了。因为他的工作态度认真、严谨,他知道客观上也不允许他分心,他也决不会一心二用。为了大局、为了文工团的艺术事业,更为了全国人民的喜爱,他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也在所不惜。他没有专心钻研自己的独唱艺术,而是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提高再提高男女声二重唱的演出水平上了。

参考资料 >

《扬鞭催马奔向前》,响彻在林海雪原之间…….中国军网.2025-08-15

QQ登录微信登录.qq音乐.2025-08-15

张振富.猫眼电影.2025-08-15

“乘风破浪”的奶奶来啦!.CCTV4.2025-08-16

昨夜星辰今夜风.央视网.2025-08-16

大漠展览展示艺术设计制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