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英文名称为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英文缩写是‘SMU’),位于上海市,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上海市主管。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首批7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为1909年晚清邮传部创立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至临港新城(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截至2024年8月31日,上海海事大学有专任教师1277人(含思政教师),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1人。共有26000余名学生中,有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8000人,留学生600余人。学校下设有商船学院等16个二级办学部门,开设有52个本科专业。另外,学校还建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2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
上海海事大学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176名。
1909年7月,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正式创立。船政科学制为四年,其中在校授课三年,实习一年。在课程设置中,有各国通语旗法、舢板反运用术、帆缆运用术、泳水术、炮术学与实习、兵式体操、航海实习等课。1911年上学期,船政科有学生两个班,29人,其中船政二班有学生13名,船政三班有学生16名。
1911年,邮传部决定于上海吴淞炮台湾创建商船学校。校舍建成后,定名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仍由邮传部等实业学堂管理。同年夏,学校首次招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原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由国民政府交通部管辖,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同年9月22日,学校迁入吴淞炮台湾新校舍。
1915年,国民政府决定停办吴淞商船学校。
1928年,民国政府交通部决定恢复商船学校。1929年9月1日正式复校,定校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由交通部部长王伯群任校长,原船校毕业生杨志雄任副校长。同年9月招生,10月开学。1933年,该校招收二十岁以下的高中和商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1937年,日寇入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侵略炮火摧毁,学校被迫停办。
1939年,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西迁重庆市,在江北巨头塘溉澜溪建新校舍。此前,先租用招商局泊于唐家沱长江江面的“江顺”轮为临时校舍,改名为“重庆商船专科学校”。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在专业上首次设置了造船专业,即由驾驶、轮机两科发展为驾驶、轮机和造船三科。
1943年教育部将把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通大学。并入交大后,造船科经调整改为交大造船工程系,驾驶、轮机两科分别改为航海专修科和轮机专修科,学制三年。
1945年抗战胜利后,应原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校校友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呼吁,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于上海市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名为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46年10月开学。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经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经过准备,1950年9月12日,上海航务学院成立。学校合并时,设航海和轮机两个本科和电信专科。
1951年和1952年在轮机系增设船舶动力装置、船舶修理两个专业,增设港埠工程系,设水道与港口专业。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北迁大连市与东北航海学院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
1958年,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恢复上海航务学院建制,遂委托上海海运局负责教室校舍等基础设施筹建工作,1959年上海海运学院正式成立。
1961年初步建成时,学院设有航海系、船舶电气工程系和数理力学系,分5个专业,即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机械、港口机械和数理力学专业,并附设专业与大学基本相同的中等专业学校部和普通中学。1962年,交通部对所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将上海的航海类专业调整至大连海运学院,机械类专业调整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同时,将上述两院校的管理类专业调整到上海海运学院。后来,学院又陆续增设了一些航运管理和财经类专业。
1972年,上海海运学院开始招生工农兵学员,共招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远洋运输业务、港口机械4个专业,150名学员。1978年初,高考恢复,并进行1977级的招生工作,共招收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起重运输机械和远洋运输业务4个专业。1979年,学校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开设航海技术、工程机械、运输管理工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经济法(海商法)五个专业。1981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
1998年,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学校首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上海海运学院由交通部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
1991年至2003年间,上海海运学院先后组建管理学院、浦东工商管理学院、商船学院、工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物流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
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正式签署共建上海海事大学的意见,同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且在2012年上海海事大学新增一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同年,学校第二个“085工程”建设规划及项目(支撑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获批。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14年,学校申报的“智能港口物流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被认定为2013年度以高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2018年学校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3年,该校有8门课程被认定为2022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2024年1月20日,上海海事大学国家海洋研究院和国家高端航运服务研究院成立。
截至2024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下设有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等16个二级办学部门,52个本科专业。
本科院系专业:
截止到2024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共建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8个,部市级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高峰学科1个和上海市高原学科2个。同时还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截至2025年7月,学校近120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200名。
截至2024年8月31日,学校有专任教师1277人(含思政教师),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13人;最后学历从外校获得教师1010人。列入国家、教育部、交通部、上海市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300多人次;历年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7人,二级教授30人。
截至2023年9月30日,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69人、外聘教师189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263.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16:1。按折合学生数28934.9计算,生师比为22.90(上一年22.98)。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4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87%;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6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7.99%;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13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6.83%。
截至2025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水上运输类)。1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
上海海事大学荣获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截至2021年学校共出版教材18本,其中骆温平教授主编的教材《第三方物流(第三版)》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三方物流(第三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电机与拖动基础(第3版)》获评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校内立项航海类特色教材10本,规划教材17本。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截至2024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拥有2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共建设有10个科研平台。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前身是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图书馆,在2007年搬迁到上海市临港新城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6425平方米,有13个图书阅览室。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47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569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60.80万册,当年新增22618.0册,生均纸质图书55.57册;拥有电子期刊90.23万册,学位论文609.75万册,音视频38334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77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7436.35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546.36万篇次。
上海海事大学期刊有4种,分别是《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计算机辅助工程》《水运管理》《集装箱化》,其中《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计算机辅助工程》为季刊,《水运管理》《集装箱化》为月刊。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港航工程与管理、航海技术与船舶安全、轮机工程与港口机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物流工程与管理、信息工程、交通运输经济、交通运输工程与管理、海事法规、海事外语及基础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学报还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英国海事技术文摘(BMTA)》 收录,是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期刊。
《计算机辅助工程》创刊于1994年,出版论文近2500篇,2009年,《计算机辅助工程》获由华东六省一市新闻出版局联合评选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2010年,《计算机辅助工程》成为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会刊,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颁发的“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
《水运管理》杂志是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荣获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奖,连续两次被选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集装箱化》创刊于1990年,立足集装箱运输市场,设有高层论坛、集装箱运输、港站码头、集装箱工业、多式联运、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法规与案例、企业纵览、知识窗、市场经纬等栏目。被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学校共发表科技论文1753篇;出版专著教材99部(包括译著和工具书)。六大检索(SCI、SSCI、EI、AHCI、ISTP、ISSHP)论文873篇,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三高论文327篇,发表SSCI及SCI期刊论文767篇。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35篇。在此期间,学校共申请专利357件,其中发明专利214件。授权专利44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66件。并获得各类科技奖16项,其中,省部级3项。获得第十四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项;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在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上海海事大学位列第180名。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上海海事大学位列第175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上海海事大学位列第176名。
上海海事大学校徽为蓝白圆形图像,外圆是学校英文名称和建校年份,中间上方为帆船、讲台、课桌等元素的组合,下方为展开的图书,同时寓意为飞翔的海鸥,嵌有舒同体“上海海事大学”校名。
忠信笃敬。
意为“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忠信就是要诚实守信、自信包容;笃敬就要坚韧不拔、敬畏科学。
《上海海事大学校歌》,集体作词,张世民作曲。
阳光照耀着校园
浪花拍打着心田
为了振兴中华海运
我们同窗在今天
志在大海 重任在肩
团结奋进 志在大海
东风扬起求知的风帆
灯塔指引攻关的航线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是展翅的海燕
同学们快拉响远征的汽笛
让理想的航船
破浪向前
向前
向前
向前
截至2024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有临港校区、港湾校区和民生路高恒大厦3个校区。
位于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是上海海事大学主校区,也是学校办学主体所在地,占地面积为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万平方米,于2008年10月基本建成。校区水体水景面积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3万平方米,共栽种花木137种。盛开的郁金香有1万多株,分早、中、晚三批,观赏期会一直持续到5月初。桃花有几百株。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600号。占地面积64.8亩,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教学楼设有授课教室、案例讨论室、教师休息室及其他教学辅助设施,建有羽毛球馆、足球场、网球场等。
位于民生路高恒大厦位于浦东大道1608号,总建筑面积33573.87㎡。
海大灯塔叫南汇嘴灯塔,是首座位于高校校园内的固定航标,中国海事·南汇嘴灯塔为白色圆柱形。它发挥着指引船舶航行、定位、标示危险区和航行障碍物等作用,为进出洋山深水港的船舶指明方向。
体育馆是上海海事大学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为海事大学体育教学和举办高级别体育赛事的主要基地。
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曾荣获“全国最佳暑期实践大学”称号。
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被评为“第十八届(2015-2016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
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在上海市教委学生军训办公室、上海警备区学生军训办公室,以及上海市学校国防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多项国防教育活动中荣获“2016年上海市征兵宣传报道三等奖”。
参考资料 >
《上海海事大学章程》核准发布.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学校简介.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29
校区分布.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上海海事大学排名.软科排名.2023-05-03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强国.2023-05-03
国家级重点学科.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上海海事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2022).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校友风采 / 校友之声.上海海事大学校友会.2023-05-03
我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网站.2025-07-16
从船政科到上海海运学院-上海高等航海教育85周年的发展历程.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2023-04-29
强航兴学 |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简史.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2025-07-18
见证中国海权百年.上海滩杂志公众号.2023-05-03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公开网.上海海事大学章程.2025-06-18
历史沿革.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我校新增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我校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学校8门课程被认定为2022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上海海事大学新增2个研究院.科学网.2024-02-01
部市级重点学科.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上海海事大学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学科专业一览表(2020).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公开网.2023-05-03
学校师资队伍概况(截至2024年8月31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公开网.2025-08-18
上海海事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上海海事大学.2024-05-12
学校师资队伍概况(截至2022年9月).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客座教授、外聘导师.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教授名录.上海海事大学.2025-08-22
正高级高级工程师.上海海事大学.2023-05-18
高级工程师.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知名教授、学者简介.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上海海事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公开网.2023-04-30
学校新增国家级、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2023-05-03
教育部卓越工程教育专业.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2023-05-03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我校新增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专业.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现代港口物流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海事大学航海实验教学中心.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上海海事大学“现代港口物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我校一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获得第二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教育高地汇总表.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2023-05-03
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获奖名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05-23
科学研究.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高级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上海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海事大学.2023-05-23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简介.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公开出版发行30周年.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计算机辅助工程》公开出版发行20周年.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水运管理杂志概况.水运管理.2023-04-29
《集装箱化简介.《集装箱化》杂志社.2023-04-29
2022年9月—2023年8月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情况.学校官网.2024-06-01
上海海事大学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一览表(2009-2012).上海海事大学.2023-04-29
1.1.7 校徽、校训、校歌.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漫步海大校园 倘佯美丽花海.上海海事大学.2025-08-26
号外!海大MBA带你打卡新校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3
“易”懂海大事 | 第一期 走近海大.SMU易班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3
高考见“分”晓,给你必须“pick”上海海事大学的理由!.上海海事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3
现任领导.上海海事大学.2023-04-30
历任领导.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我校荣获“全国最佳暑期实践大学”称号.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我校连续9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上海海事大学.2023-05-03
大漠展览展示艺术设计制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