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鼓峰

张鼓峰,又名刀山,俄语称“扎奥泽尔纳亚”,意为湖对岸高地之意,位于间岛珲春县敬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国界线上,海拔155.1米。山的东面和北面是长池(俄罗斯哈桑湖)和波谢特平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西南与141.2高地相望,南面是防川村驻地,东南约2.5公里处是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处。

1938年7月11日至8月11日,苏联日本在此爆发军事冲突,史称张鼓峰事件。1张鼓峰事件中断了中国图们江出海权。

地理位置

张鼓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县敬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国界线上,海拔155.1米。山的东面和北面是长池(俄罗斯称哈桑湖)和波谢特平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西南与141.2高地相望,南面是防川村驻地,东南约2.5公里处是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处。

相关事件

张鼓峰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但是俄罗斯帝国在与清政府1858年签署《瑗珲条约》时,故意借条约不同文本偷偷把这一地区窃取。1938年6月底,苏联红军突然占领了张鼓峰,在山上构筑工事,布置铁丝网。日本人认为,苏军占据张鼓峰等于拥有了可以控制朝鲜东北地区的战略要地。但是由于日军正准备进攻武汉,各路日军正作频繁调动,难以大规模地与苏军冲突。大本营只好命令关东军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同时内阁指示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苏联进行调解。苏联明确表态,不可能从张鼓峰撤军。重光葵的外交斡旋陷入了僵局。日军大本营痛下决心,夺回张鼓峰。7月30日起,日苏双方展开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的反复争夺,并不断增加兵力。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苏联红军在8月5日前,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8月11日,根据日方的建议,双方停止战斗。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而后,双方签署协定书,领土维持现状不变。张鼓峰事件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中断了中国图们江出海权。据《珲春县志》记载:苏军夺回张鼓峰后,将控制地带推进到图们市江边,日军为防止苏军渡江,在图们江上立桩堵江,封锁图们江航道,中国利用图们江航道的出海活动长期被中断。

相关纪念

张鼓峰事件纪念馆

张鼓峰事件纪念馆位于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由商人刘丛志于2005年8月15日创立,前身为其经营的酒店。张鼓峰事件纪念馆先后被吉林省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资料 >

一个人的战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5-09-11

刘丛志和他的“张鼓峰事件纪念馆”.中国军网.2025-09-11

大漠展览展示艺术设计制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