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亮的黄土地》是一本由黄莽和钟翔策划出版的书籍,由中国电影出版社于2012年4月出版。该书收录了小说、诗歌和散文三部分,大多数作品都是“非公党建杯”全国征文获奖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思想健康,格调清新,质量上乘,主旋律突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它们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展现了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本书是实践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体现,也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学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该书的ISBN为978-7-106-03437-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为(2012)第025359号。
《阳光照亮的黄土地》由黄莽、钟翔策划出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该书收录的作品,分小说、诗歌、散文三部分,大多是“非公党建杯”全国征文获奖作品,思想健康,格调清新,质量上乘,主旋律突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是实践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体现,也是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学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说
口唤………………………………………………钟 翔(甘肃。广河县)
奶妈………………………………………………马云飞(辽宁省。丹东市)
瘦病………………………………………………何其龙(甘肃省。永靖县)
酒乡飞歌…………………………………………张宗明(广东省。深圳)
别无选择…………………………………………马进帅(甘肃。兰州市)
风雨杨家堡………………………………………何其运(河南省。郑州市)
喋血高台…………………………………………陈 真(甘肃。高台)
回眸………………………………………………马国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诗歌
七月,一抹亮丽的红(组诗)…………………周大强(浙江省。杭州市)
父亲的村庄………………………………………崔云琴(甘肃省。永靖县)
加速度的祖国(组诗)…………………………贾旭垒(山东省。莱阳市)
2012,对世界保持沉默(组诗)…………………马 明(甘肃。广河县)
用铁锤敲击荣誉…………………………………腾 飞(甘肃。兰州市)
大西北﹒酒泉市放歌(组诗………………………倪长录(甘肃。酒泉)
中国画……………………………………………何君华(江西省。南昌市)
高高飘扬的党旗…………………………………王新有(甘肃。和政)
我和我的祖国……………………………………杨廷明(甘肃省。广河)
红旗渠……………………………………………申万仓(甘肃。庆阳市)
孔子的怀念(组诗)……………………………胡济卫(河南省。正阳县)
十月………………………………………………刘大伟(青海省。西宁市)
中国色(组诗)…………………………………王兴伟(贵州省。遵义市)
广河县非公党建杯书画笔会有感………………周玉文(甘肃。和政)
祖国啊,请原谅我们这群迟钝的鱼……………石肖永(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
红旗,在乡村小学上空飘扬……………………何小龙(甘肃省。平凉市)
在祖国大地上……………………………………王小荣(江西省。吉安市)
呢喃的燕子衔回了江南(外一首)……………任随平(甘肃。静宁县)
党旗颂……………………………………………泾 芮(宁夏。银川市)
辉煌九十年………………………………………李朝辉(青海省。大通)
仰望党旗…………………………………………贺生达(北京)
我知道,这是春天的歌…………………………马林俊(甘肃。广河县)
党的生日那天我要去嘉兴市(外二首)………。姜红伟(黑龙江省。呼中区)
散文
访蔡和森故居……………………………………向 迅(湖南。长沙市)
多彩牡丹的芬芳与烂漫…………………………冯 岩(甘肃。兰州市)
麦麦菜……………………………………………敏玉林(甘肃省。广河)
明年我家养更多的羊……………………………梁 波(甘肃。兰州)
两个回族女人……………………………………陶 淘(甘肃。兰州)
广河情思…………………………………………马学良(甘肃。广河县)
红花瓷,红花瓷(外一篇)……………………刘梅花(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素描广河…………………………………………史德翔(甘肃。兰州)
陕北窑洞(外两篇)……………………………冯富建(陕西省。延安市)
走过广河…………………………………………郭 伟(甘肃。兰州市)
故乡之旅…………………………………………王 峰(广东。深圳市)
小山庄的变迁……………………………………晏继祖(甘肃省。康乐)
井冈礼赞…………………………………………魏 雷(辽宁。沈阳市)
五月,我邂逅满怀感动…………………………孙菊英(甘肃。兰州)
岁月的胶片………………………………………章云龙(浙江省。台州市)
烟雨迷蒙积石行…………………………………袁艳红(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走进七月…………………………………………刘向民(山东省。枣庄市)
党啊,让史诗在辉煌中继续辉煌………………刘志宏(甘肃。兰州市)
车站的记忆………………………………………杨 静(河南。桐柏县)
乡村流动的声音…………………………………邱朝平(江西省。赣县区)
一个人的赞歌……………………………………录 承(甘肃。永登县)
古芒风……………………………………………牟兴海(云南省。昭通市)
妈妈教我一支歌…………………………………徐祯霞(陕西省。柞水县)
装满温暖的信封…………………………………超 平(江西。赣县)
夏日迤逦广河县行…………………………………霓裳羽衣(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沉淀的芬芳………………………………………马琴妙(甘肃。广河)
春满蛤岭…………………………………………陈华清(广东省。湛江市)
党魂………………………………………………马 妍(江苏。南京)
对广河的感觉…………………………………..陶 涛(甘肃。兰州市)
不懈的追求………………………………………杨安民(广东。廉江市)
广通河水奏响奋进的歌(三题)………………钟 翔(甘肃。广河县)
母亲(外一篇)……………………………………吴正湖(甘肃省。广河)
朝向花园的小屋(外一篇)……………………汪春霞(甘肃。东乡区)
后记………………………………………………编 者
广河赋
黄莽
齐家故里,彩陶陶、玉清凉。荒山覆白膜,沃土披铁衣;昔日旱码头①,今朝大粮仓。引太子山琼浆玉液②,子孙世代享。村村通,户户联③,羊肥牛壮,清风夹花香。建新城④,舒伟志,临园⑤展宏图;商贸五洲通,花儿⑥传四方。
中原地区荣,西北兴。甘肃生异彩,广河县显神通。天至蓝,水至清;一川两山夹,一路两河从。玉兔⑦蟾宫降,金芍蝶苑生。春风拽绿,秋水牵红、夏阳投影,冬雪留踪。农工商教多亮点,春夏秋冬尽怡情。
神思广河,王羲之挥毫,顾恺之泼墨,陶渊明赋诗,梦在青花幻在白瓷,塞外桃源,《伊斯兰教圣经》⑧声声诵。广河中外异,各族心愿同。神奇之都,花落广河声有色;神秘之地,月照广河诉心声。美哉广河,千年之城;壮哉广河,万古长青!
【注释】①广河在古丝绸之路时享有旱码头之称。②完成了自来水工程。③村村通公路,特色联户养殖。④河北新城区。⑤新开发区。⑥山歌、民俗音乐。⑦广河地形犹如一只奔兔。⑧广河县是一个伊斯兰教为多数的一个城市。
这里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黄河的一级支流洮河之水奔涌而来,依傍而过;齐家文化、半山文化因首发于此而命名,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千古文明的辉煌篇章;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驿站之一,崎岖古道,驼铃声声,传播着商贾走南闯北的顽强信念……
甘肃省广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镶嵌地带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其中回、东乡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7%,民族特色鲜明,穆斯林风情浓郁而隽永。广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驰名中外的齐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都以首先发现于广河县而得名。广河,自古扼居交通要冲,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原沟通西域和进入西藏自治区的重要通道,闻名的“唐蕃古道”穿此而过,早在汉朝时期,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明代又是“茶马互市”的一个重要市场。明嘉靖《河州志》卷一“里廊”载,明朝的定羌城,即现在的广河县城,“居民五百家,弘治乙卯立市,三日一聚。”“弘治乙卯”为朱祐樘八年(1495),可见集市发展历程悠久,而且在进行传统的茶马贸易的同时,逐渐形成重要的皮毛集散地,享有“西部旱码头”之誉。
历史上的广河县自然条件严酷,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可谓“卒多同”“生殖不繁”。加上境内战乱不断,群众不得不半农半商以养家糊口。漫长而艰辛的经商生涯造就了他们跑流通、做买卖的经商才能,这个传统通过“帮、带、教”又一代一代延袭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广河人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走出家门,务工经商,大搞以羊毛、牛羊皮、茶叶贩运为主的商贸经营,把诚实和勤劳、聪慧和能干书写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一部分群众增长了见识,积累了资本,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在扩大商贸流通规模的同时,还必须走加工增值的路子。各级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和鼓励、扶持群众以市场为依托,以皮毛加工为龙头,大力发展合资、股份、联营、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使民营企业多轮驱动,滚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异军突起,成为临夏回族自治州乃至全省非公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被省上评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
广河县的非公经济发展同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联,经历了风雨砥砺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大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河县的非公经济发展陷入了低谷徘徊状态。县上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全面开展调研,认真研究解决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特别在近年来,立足县情实际,研究确定了皮革、毛纺、水电、商贸流通、草食畜牧业“五大支柱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和措施办法,着力进行培育,创出了一条符合广河县情的强县富民之路。目前,广河县民营经济从皮革、毛纺圈子跳出,向多行业宽领域发展,逐步形成了毛纺、皮革、水电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皮革产业以宏良公司为龙头,毛纺产业以顺发公司为龙头,正在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呈现出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11年底,全县以毛纺、皮革、水电能源、建材为主的民营企业达13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其中较大规模企业26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户,个体工商户2722户。民营经济总产值达22.4 亿元,上交税金占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的79%。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非公企业内党建工作却一直面临着“认识难提高、党员难吸收、组织难建立、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五难困境,如何实现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发展的共进双赢,是我县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
广河县的非公经济发展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不断壮大,健康发展的历史无不昭示着: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改革开放路线、方针的正确引导,有了政策、制度层面的鼓励和支持,有了安定团结社会环境的有力保障,非公有制经济才得以迅速成长壮大、蓬勃发展起来。实践证明,党员干部的带动力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源动力,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好成效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使党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发展的共进双赢关键所在。
高举党建的旗帜,广河非公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结合我县被国家工商总局和省非公企业党工委列为少数民族地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试点县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研究探索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紧贴广河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宗教氛围浓厚,且非公经济发展快、比重大的实际,理思路、打基础、抓重点、破难题,促规范、谋发展。探索出了“找、引、转、培、帮、带”的发展党员六字工作法,理出了“1234”支部组建法;总结出了“五抓四培三促进”的党建总体思路和基层组织建设法;总结推行“三联三推”基层组织党群建设工作法和“四抓四发挥”支部工作法。通过不懈地努力探索和研究创新,有效破解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非公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难题,使全县非公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在有序推进中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适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非公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同时,在创新措施,丰富活动载体上下功夫。结合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为了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做出的丰功伟绩和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广河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讴歌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立足广河,面向全国,举办了“非公党建杯”文学书画摄影大赛,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发布信息,在全国多个地区文化界引进了广泛的关注,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县非公党建工委组织开展了文学书画笔会,邀请省、州文学、书画界知名人士30多名,汇聚一堂,现场挥笔润墨,拿出了一部分高质量的作品;邀请省摄影家协会多次赴广河聚焦广河风华,拍摄出全膜玉米等一系列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外期刊画册中发表,为宣传广河、推介广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次大赛共征集到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作品2174件,这些作品或以艺术的视角聚焦广河的风土人情、记录发展的进程,或以炽热的诗句讴歌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娓娓述说着对祖国、对家乡、对党、对亲人的挚爱,或以五彩缤纷的色彩,描绘秀美山川、和谐幸福的生活……“非公党建杯”文学书画摄影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建党90周年献礼,而且为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集锦出版的“非公党建杯”全国征文选辑《阳光照亮的大地》,作者既有省外作家、诗人,又有冯岩等省上知名作家,还有广河本土成长起来的本民族作家钟翔、马琴妙等,特别是辑录的钟翔短篇小说《口唤》荣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因此,《阳光照亮的大地》给我县人民奉上了一道文化盛宴,为我县文化事业增添了亮点。
创先争优势如虹,更踏层峰满目新!在2011年召开的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我们确立了“推进科学跨越,打造幸福广河”的宏伟目标,相信在党旗的指引下,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和非公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全县人民凝心聚力,谱写和谐兴旺的悠扬旋律,描绘日新月异的美好蓝图!
钟翔:东乡族,甘肃省康乐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副研究馆员。著有诗集《心旅》《暗处的光点》、散文集《乡村里的路》《故土情》《撒尔塔情思》,编著《阳光照亮的黄土地》《魅力临夏》等。作品入选各类权威文学选本,荣获《民族文学》《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文学奖。散文集《乡村里的路》荣获第五届甘肃黄河文学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编辑
阳光照亮的黄土地 /-- 北京 :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2.3
ISBN 978-7-106-03437-5
Ⅰ. ①阳… Ⅱ. ①马… ②马… ③马… Ⅲ. ①中国文学:当代文学-作品综合集 Ⅳ. ①I21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25359号
参考资料 >
大漠展览展示艺术设计制作网